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民俗就是民間的風俗,大眾崇尚謂之風,百姓約定謂之俗。
民俗旅游是指人們離開慣常住地,到異地去以地域民俗事項為主要觀賞內容而進行的文化旅游活動的總和。
旅游者通過開展民俗旅游活動,才可能親身體驗與觸摸到旅游地民眾生活事項,體會到當地的民俗事項,體會到當地人民的生活的方式、思想意識和審美情趣,實現審美與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從而達到良好的游玩境界。因而民俗旅游屬于高層次的文化旅游,已成為現代旅游的主流之一。
民俗不是一時的即興之作,而是千百年來積淀和傳承的文化成果;民俗不是個人的行為,而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的集體創造、共同享用的行為。每個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特殊歷史傳統和風俗習慣,并加以強調,賦予以強烈的感情,把它升華為本民族的標志。因而,民俗是民族構成的一個要素,是最能反映一個民族的性格特征的。同一類民俗在不同的民族中,可以產生不同的民族表現形式;不同的民族及其所處的歷史條件、地理環境不同,又各有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民俗。所以民俗自然帶有鮮明的時代性、民族性、地域性和交融性。民俗兼融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物質文化是民俗的載體,非物質文化是民俗的靈魂。
從人類文化意識結構看,民俗是其基礎層中未經分化的原始生態文化意識團。由于民俗處在文化意識的最低層,因而,在人類文化意識的歷史長河中,它為各類學科提供了原始的雛型,曾被人喻為“不愿死的一種活化石”,奠定了人類文化意識的理性基調和現實的傾向性。
民俗從一個角度看,是一種文化意識;從另一個角度看,又是社會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民俗是文化與生活的雙重復合體。
民俗是一種群體性的文化創造成果,是在民族歷史的發展進程中,一定的社會群體為應付各種環境,滿足各種需要而不斷積累起來的一種社會創造物,是沒有個人版權的群體文化積淀。它具有鮮明的民族特性品格、原始文化品格、生活屬性品格、動態積累品格、歷史傳承品格和地域變異,階級階層變異等多重品格。它是一種始終生生不息的文化現象,其載體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類自身。民俗的這種多重品格的特性,正好與現代人們旅游“求新、求異、求樂、求知”的心理需求相合拍。
目前國際旅游市場消費正向高層次發展,旅游者已不僅僅滿足于觀光度假式的旅游,而更注重在旅游目的地參與多種有趣活動,以親身體驗異質文化模式帶來的奇特感受,進而開闊視野,豐富閱歷,并從中得到無窮的樂趣。民俗活動具有較強的參與性,能夠滿足旅游者尋求異域情趣的需求,所以觀賞鄉土風光,考察風土人情的各類特色旅游應運而生,并迅速崛起,受到了日益增多旅游者歡迎。國際旅游業出現了以探尋異域風俗為主的態勢。抽樣調查表明,來華美國游客中主要目標是對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風土人情最感興趣的高達56.7%。民俗事項的區域性、獨特性和多樣性正是民俗的魅力之所在。一個國家的民俗,如果其民族品格越鮮明,原始氣味越濃,歷史氛圍越重,地域差別越大,生活氣息越足,那么,越能成為一種最吸引異國異域游客的特色旅游資源。
我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我國又是一個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共同創造了祖國取之不盡、挖之不竭的民俗資源寶庫。海南民俗自然也是這座寶庫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
海南省的傳統文化悠久燦爛,古樸獨特的民俗資源豐富多采:
一是內容豐富,門類齊全。從衣、食、住、行的物質文化,到生產、商業、貿易的經濟文化,乃至婚喪禮儀、歲時節令的社會文化和游藝競技的文體文化,琳瑯滿目,應有盡有。
二是民族特點鮮明,民俗事象異彩紛呈。除了漢民族的特色外,還有各少數民族自己的特色。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黎族同胞的民族文化和生活習俗。
三是文化交融色彩濃厚。如山地文化(如黎苗文化)、海洋文化(如疍家文化)、中原移民文化等相互交融,而這些文化交融又不斷產生出新的民俗文化現象。
四是生命力旺盛。由于海島地理條件的封閉特質,使得海南許多獨特的民俗文化至今仍保存并活躍在民間。例如黎族傳統棉紡織工藝、臨高人偶戲、黎族文身、軍坡節、黎族“三月三”節、儋州調聲、定安瓊劇、??诶习植栉幕?、海南小吃文化等等。
至于海南民俗文化旅游的開發形式,專家們概括的國內外民俗文化旅游開發的六種典型模式,如集錦芬草式、復古再現式、原地濃縮式、原生自然式、主題附會式、短期表現式等,在海南都可以得到精彩的展示。
海南民俗數字博物館是目前惟一一家為海南國際旅游島服務的民俗類專題數字博物館。記載和詮釋普通海南人生活的足跡,傳承和播布海南島勃發的生機和不息的命脈便成為她的首要任務。她以先進的數字化、網絡化形式,收集海南古代、近現代民俗文物和民俗資料并進行科學研究,梳理歷史和現實的民俗文化事象,通過多媒體展示方式,通過新舊民俗的對比,使人們得以認識海南民俗文化的發生、發展、性質、功用等,感知海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并在潛移默化中,激發人們熱愛鄉土、熱愛祖國和尊重本民族文化的情操,汲取民俗傳統文化中的有機營養。
海南民俗數字博物館通過先進的展陳形式生動地宣示:作為海南傳統文化活化石的海南民俗,它不僅是具體物象的文化遺存,更是生動的、鮮活的、發生在海南百姓的生活中,縈繞在海南百姓的記憶中,是海南老百姓隨時看得見、摸得著、說得出的生活藝術。它源于民眾知識的歷史積累,更關注民眾的現實生活。紛繁復雜的歷史背景,熙熙攘攘的三教九流,斑駁陸離的老街街景,古樸淳厚的黎苗風情,移民交融的海島文化等,正是海南民俗數字博物館所要體現的海南民俗文化的魂和精神之所在。
如果你想了解一個原汁原味的海南,請來海南民俗數字博物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