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古鎮
來源:海南旅游數字博物館 時間:2009年01月20日
 中和古鎮
 中和古鎮
 中和古鎮 |
中和鎮古為儋州州治,宋代大文豪華蘇東坡謫居三年于此。由于蘇東坡對本地文化的影響。幾百年來,這里的人都愛吟詠作對,中和享譽“詩對之鄉”。這里古跡不少,鎮東有東坡書院、桄榔庵、東坡井等,宋代建筑的古城至今尚保存有西、北兩個城門,古廟古寺石碑隨處可見,可見當時的宏偉規模。
復興老街是中和鎮一條古老,具有時代特色風格的街道。它始建于民國十二年(1922年),民國十七年建成(1927年)。彎彎曲曲的老街,路面均用青石鋪砌。長約250米,寬7.5米左右。青石規格各不相同,最長的有1米多,最短的有十幾厘米。而街道兩旁的騎樓目前大部分仍保留原來的風格,其樓面上的灰泥浮雕圖案及鏤空紋樣均清晰可見,只是年代已久,日曬風吹雨淋而變得陳舊老化。騎樓建筑風格沿襲了清代民間建筑風格,適當作了些創新,帶有民國時期的特點。其風格藝術,為我們研究清末民初建筑特點提供了實物參考。 關岳廟原稱關帝廟,是明代宏治年間指揮周遠建。奉祀關圣大帝。清代歸武營所管。民國三年,將岳武穆合祀(岳飛),稱為關岳廟。民國九年廟的頭門、后殿、八角亭毀于土匪,正殿略存,到民國十四年,駐防團長楊再新,營長鄧胤安捐俸修葺頭門,后殿,城民捐修八角亭及正殿,民國二十年,縣長張軍增建左邊兵房,民國二十二年,兵房及八角亭將要倒塌、城民捐款修理。今關岳廟仍保存好頭門,八角亭及正殿。后殿已廢。
|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報道
|
您可能還會喜歡看 Are you like?
媒體戰略合作 Strategic media
|